确立“3+1”发展模式
2013年,平安科技开始搭建云平台时,与许多科技企业一样,首要目的是为了自身发展。但架构的一开始就清晰地意识到,私有云不是终点,而仅仅是开始。在“从私有云向公有云转变”目标的指引下,技术人员根据新要求,对云技术不断迭代,直到符合要求:从平安集团内部,拓展到外部更广泛的智慧生活领域,成为平安服务的综合输出平台,为全行业提供整套云服务。
2018年,平安云迎来品牌升级,定位也越发清晰。“目前看来,国内外的公有云发展情况都不错,但其实,私有云也有一定发展空间,这是之前很多公有云厂商没有想到的。从长远来看,公有云是主导,就目前一些场景来看,也需要私有云的解决方案。所以平安云确立了“3+1”发展模式,涵盖内部云、公有云、专有云以及私有云解决方案。”平安科技首席技术官兼总架构师方国伟说。
此外,平安云自身在严监管行业中摸索多年,对金融、医疗等高要求作业环境经验丰富。为了进一步满足强监管领域的云环境要求,平安云先后通过csa-star、可信云认证、等级保护三级/四级、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iso20000it服务管理体系、iso27018、hipaa医疗信息保护、csacs-cmmi5认证九项安全认证,已迈入最高等级保护的云行列。
打造业务能力云化平台
在平安云五周年生日会上,方国伟表示,未来平安科技将构建以平安云为核心的技术能力和业务能力。持续加大平安云的的研发投入,形成规模效应,并结合平安五大生态圈,联合外部战略合作伙伴,完善平安云生态,构建面向企业的全行业拓展能力。
数据显示,平安云已涵盖平安集团95%以上的专业子公司、80%业务系统。与此同时,正在打造金融、医疗、房产、汽车、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持续地为平安云业务部署提供应用实践。举个例子,平安科技人脸识别技术,3分钟即可完成一笔放贷,像这样的技术平安很乐意惠及更多人。内部的实验成熟,为外部实践打下了扎实基础。目前平安云可为企业提供从底层基础设施服务(iaas)、通用平台服务(paas)到软件应用(saas)的全套云服务,除了产品,更提供结合业务场景的定制化方案。
详细看来,对外开发的技术涵盖人脸识别、声纹识别、微表情、客服机器人、ocr识别等,据统计,已经上线了金融安防等10余个解决方案,整合70+丰富云产品;垂直延展生态包括近2000家金融与准金融机构、42000+万家诊所覆盖诊所,200+城市金融壹账通覆盖城市等,形成的云生态圈承载4亿+互联网用户,是金融行业内规模最大、应用最广的云平台。
方国伟指出,“未来平安云将推出以万物互联技术为起点驱动的数据智能的物联网及相关服务,通过物联网产生、收集海量的数据接入云平台,再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模型等服务为数据增值赋能,为行业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技术和产品输出平台,平安云正在聚力更丰富的内核,以覆盖更多的用户,从而构建以五大生态圈为外延的平安云生态。
关于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智能认知、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为人们打造全新云生活。对内,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团的高科技内核和科技企业孵化器,负责开发并运营集团的关键平台和服务。对外,平安科技以智慧科技为手段、以智造未来为蓝图,聚焦于医疗、金融、智慧城市三大领域,将国际权威认证的技术能力应用到实际业务场景中,打造生态闭环,积极践行科技改变生活的企业理念。
超过4000名专业it技术人员和管理专家组成的高级研发团队,为平台的运营稳定和可靠,提供了专家级的技术保障。目前所建立的云生态圈已经承载过4亿的互联网用户。